半月刊

ISSN 1000-1026

CN 32-1180/TP

+高级检索 English
  • 2017年第41卷第1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观点
    • 微网——未来能源互联网系统中的“有机细胞”

      2017, 41(19):1-11. DOI: 10.7500/AEPS20170417007

      摘要 (6625) HTML (0) PDF 1.76 M (50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微网与能源互联网系统在内涵上互相渗透、联系的视角,梳理了二者发展现状和典型特征。进一步从位置本地性、源荷多元性、结构多样性、运行灵活性、整体可控性、电网交互性等六方面分析了微网在未来能源互联网系统中的“有机细胞”作用,包括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电网可靠性与弹性,增加不同区域之间能量的协调调度,增加负荷的主动调控能力,承载信息双向流动,提高能源总体利用效率等;总结了微网互联构成能源互联网系统可能的几种典型形式。最后对未来支撑能源互联网系统发展的微网关键技术与设备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 >学术研究
    • 不同时间尺度下虚拟微网优化调度策略

      2017, 41(19):12-19. DOI: 10.7500/AEPS20170409001

      摘要 (3136) HTML (0) PDF 1.34 M (27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售电侧的改革,提供新能源发电服务的第三方供应商成为新的独立利益主体。针对独立利益主体以虚拟微网的形式接入主动配电网后的调度问题,基于虚拟微网的概念,提出了虚拟微网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优化调度模型及其优化算法。优化调度模型包括日前调度和实时调度模型,日前调度以虚拟微网利益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实时调度则以虚拟微网安全稳定运行为控制目标。最后,基于改进的IEEE 33节点网络结构以及负荷预测和分布式电源出力预测,利用微分进化—细胞膜混合算法求解虚拟微网优化调度模型,算例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调度,减少了虚拟微网网损,显著提高了虚拟微网的收益和新能源利用率。

    • 分散式电采暖负荷协同优化运行策略

      2017, 41(19):20-29. DOI: 10.7500/AEPS20170227011

      摘要 (2675) HTML (0) PDF 1.78 M (30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散式的电采暖负荷是一种典型的热储能设备,功率较大,电能产出的热量具有滞后性和存储性,现有运行方式单一且仅针对单个设备,无法实现区域范围内电采暖负荷的协同优化。针对上述问题,文中首先提出了智能电暖网络的概念、架构以及衡量该网络运行效果的优化指标。其次,提出了智能电暖网络的确定性优化运行模型,该模型首先在保证最大功率限制的约束下,求解可达到的最大舒适度;再将最大的舒适度作为约束,寻求使运行电费最小化的运行策略。进而,在等效热参数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温度波动不确定量,构建了确定性模型对应的鲁棒优化模型。算例分析表明,相比现有的实时温控策略,确定性优化策略可有效控制尖峰负荷,明显提高温度效用,降低运行电费;鲁棒优化策略比确定性优化策略更好地保证了用户舒适度,但运行电费略有升高。所提优化策略充分响应峰谷电价,在实现经济运行的同时,可以间接响应电网削峰填谷。

    • 考虑失负荷风险的配电网光/储与计划孤岛协同规划

      2017, 41(19):30-36. DOI: 10.7500/AEPS20161215007

      摘要 (2578) HTML (0) PDF 1.48 M (28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量间歇性分布式电源并网可以使配电网在故障时形成计划孤岛,降低配电网运行时的风险。考虑到孤岛形成需要配置新的开关,文中提出一种考虑失负荷风险的配电网光/储与计划孤岛协同规划方法。建立以总成本最少、失负荷风险最低为多目标,电压稳定等为约束条件的规划模型,采用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的多目标进化算法进行求解。规划中考虑了计划孤岛开关的位置与孤岛内光伏、储能电池的选址和定容。以RBTS Bus 6配电系统为例分析了开关配置方案、用户类型对优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了所提优化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 电力系统主动解列断面搜索方法与孤岛调整策略

      2017, 41(19):37-45. DOI: 10.7500/AEPS20170329005

      摘要 (4087) HTML (0) PDF 1.54 M (36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主动解列是一种基于电力系统实时动态信息的紧急控制手段。及时而恰当的主动解列可以阻隔故障传播,避免保护连锁动作可能导致的系统崩溃,有利于大扰动后电力系统的快速恢复。在此背景下,提出一种包括快速搜索解列断面和优化调整孤岛的系统主动解列方案。首先,对在机器学习领域发展起来的谱聚类算法进行改进,提出含约束谱聚类算法,以计及发电机组的同调约束,从而将解列断面搜索问题转化为广义特征值求解问题。为克服在含约束谱聚类算法中采用传统k-medoids算法存在的对初始中心点敏感、搜索效率低的缺点,提出改进k-medoids算法并将其与约束谱聚类算法相结合,以求取最优解列断面。然后,对于解列后每个不满足安全约束的孤岛,优化调整其发电机组出力,必要时也可削减一些负荷,以维持每个孤岛的安全运行。最后,以IEEE 118节点系统和实际电网为例,说明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加快含快速切回机组电网恢复的动态分区策略

      2017, 41(19):46-53. DOI: 10.7500/AEPS20170204004

      摘要 (2446) HTML (0) PDF 1.43 M (22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现有电网恢复研究中将快速切回(FCB)机组加入电网串行恢复序列,未充分利用FCB机组能够独立恢复周边电源和负荷的能力。与传统的黑启动水电机组相比,火电机组的FCB功能不能100%成功实施,含FCB机组的电网恢复需要根据黑启动电源情况动态分区。因此,文中在传统GN分裂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含FCB机组电网的分区恢复策略。首先,采用网络的Laplace矩阵特征值识别分区数量,同时考虑了电网分区中黑启动电源要求、功率平衡要求,以及分区划分的速度要求,建立基于改进GN分裂算法的电网分区方法,实现含FCB机组电网的快速自动分区。最后,新英格兰系统和部分江苏电网实际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分区方法能够有效地对电网进行动态分区。

    • 考虑节点控制模式的柔性直流电网潮流线性化计算方法

      2017, 41(19):54-58. DOI: 10.7500/AEPS20170120012

      摘要 (2470) HTML (0) PDF 1.35 M (25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了考虑节点控制模式的柔性直流电网潮流线性化计算方法。根据线性网络的叠加原理,将直流电网潮流分布分解为定电压控制节点和定功率控制节点两部分贡献的叠加。通过推导直流电网节点注入功率和节点电压对支路潮流的灵敏度,实现了直流电网潮流分布的线性表达。将所提方法与已有文献的算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用电模式稳定性分析

      2017, 41(19):59-65. DOI: 10.7500/AEPS20161222001

      摘要 (2323) HTML (0) PDF 1.42 M (23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电模式稳定性分析是实施用户用电量预测的前提,其本质是考察不同历史时间段用电模式的相似性。过长的基础数据时间跨度会降低用电模式稳定性分析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而在短期内基于日用电量数据评估的用电特征指标又受随机因素干扰,难以准确反映用电模式。为此,提出一种以过往几周日用电系数和日用电波动率为原始特征指标提取用电模式主成分,进而用两个历史时间段内用电模式主成分因子载荷的欧氏距离衡量用电模式稳定性的方法。针对某小区的算例结果表明,用所提方法判定为用电模式稳定、不稳定的用户组的用电量预测精度存在明显差异,且相似性距离与预测误差存在正相关性。算例分析表明,合适的历史数据时间跨度对提升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所提方法采用16周历史数据较为合理。

    • 多方互利共赢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服务策略

      2017, 41(19):66-73. DOI: 10.7500/AEPS20161219010

      摘要 (3087) HTML (0) PDF 1.38 M (47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电动汽车用户、电力公司、充电站运营商、道路交通部门四个方面展开电动汽车最优充电导航策略的研究,提出“车—网—路—站”多目标优化有序充电导航系统。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决策法建立综合最优目标模型,实现了在大规模电动汽车快速充电需求下,电动汽车用户利益最优、电力公司网络损耗与电压偏移最小、负荷平衡指数最高、充电站运营商利润最高及交通网侧道路拥堵率最低等多维目标。通过某市交通路网中呈均匀分布的9个充电站及IEEE 14节点系统算例,验证了该智能充电服务策略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 >研制与开发
    • 电网调控系统广域服务访问及管理方法

      2017, 41(19):74-81. DOI: 10.7500/AEPS20161207006

      摘要 (2595) HTML (0) PDF 1.61 M (22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特高压大电网的快速发展,当前的电网调控系统已难以有效满足调度一体化对跨调度机构进行服务访问的迫切需求。基于对现有服务架构的深入分析,提出了通用的广域服务访问和管理方法,构建了面向电网调控系统的广域服务体系。通过服务信息发布、信息分层管理、多维度分析监控等技术,实现广域服务的管理与监控;通过服务查询、基于资源评估的负载均衡、多粒度访问控制策略、服务访问轨迹实现跨调度机构服务的访问及控制。目前研究成果已在工程中获得了实际应用,为广域范围内的故障告警实时推送、画面浏览和模型数据维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 基于GPU的大规模配电网电磁暂态并行仿真技术

      2017, 41(19):82-88. DOI: 10.7500/AEPS20170109016

      摘要 (2814) HTML (0) PDF 2.06 M (29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分布式电源等复杂设备的接入,针对配电网暂态过程的分析逐步依赖详细建模和电磁暂态仿真。图形处理器(GPU)等细粒度并行计算设备可显著提升配电网的电磁暂态仿真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GPU的并行仿真技术,在GPU中加速了对大规模配电网系统的电磁暂态仿真。首先,将配电网电磁暂态仿真的计算过程分为异构计算、同构计算和网络求解三部分,并分别建立了细粒度并行计算模型。其次,针对上述三种计算模型,分别设计了基于分层有向图的异构计算核函数,基于积和熔加计算的同构计算核函数以及基于矩阵运算的网络求解核函数,最终实现了完全基于GPU的配电网电磁暂态仿真。对大规模配电网算例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细粒度计算模型和仿真算法可在保证仿真精度的前提下,提升在GPU中进行大规模配电网仿真的效率。

    • 基于直流电抗器电压的多端柔性直流电网边界保护方案

      2017, 41(19):89-94. DOI: 10.7500/AEPS20170331005

      摘要 (4602) HTML (0) PDF 1.45 M (28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直流故障的快速可靠识别是多端柔性直流电网亟须突破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线路边界元件直流电抗器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端柔性直流电网线路边界保护方案。利用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直流电抗器电压大小和方向的不同,实现故障线路的快速识别;利用故障线路正、负极直流电抗器电压大小的差异进行故障类型和故障极的判别。该方案仅通过单端直流电抗器的电压即可实现对故障的快速检测、识别,不仅能够满足直流电网对保护的要求,而且保护方案简单易实现,对硬件要求较低,无需通信。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三端柔性直流电网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保护方案在不同直流故障和运行情况下的有效性。

    • 基于真双极接线的VSC-MTDC系统功率转代策略

      2017, 41(19):95-101. DOI: 10.7500/AEPS20170327009

      摘要 (2664) HTML (0) PDF 2.03 M (27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国内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真双极接线的多端柔性输电技术将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不同于单极线路或换流器退出运行时,伪双极系统下会出现的线路过载和切机切负荷现象,对于运行方式更为灵活的真双极系统,由于非故障极可转代故障极的部分功率,使得电网可靠性和整体输电能力的提升成为可能。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真双极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MTDC)系统的功率转代策略:基于真双极系统正负极电网可独立控制功率的特点,当直流系统在非正常运行状况下出现非对称拓扑时,在确保各元件不越限的前提下使非故障极电网转代故障极电网部分功率,以提高VSC-MTDC系统的总传输容量。同时,基于张北±500 kV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搭建了真双极四端柔性直流输电PSCAD/EMTDC仿真系统,对所提策略进行了有效性验证。

    • 多电平铁路功率调节器的无源控制方法

      2017, 41(19):102-109. DOI: 10.7500/AEPS20170331002

      摘要 (2336) HTML (0) PDF 1.64 M (25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治理铁路系统的电能质量问题,研究了一种多电平铁路功率调节器(MRPC),其采用多电平级联型H 桥链,只需要通过一个隔离变压器与牵引供电臂连接。若采用同相供电方式,MRPC可直接与牵引供电臂连接,不再需要隔离变压器。根据MRPC的拓扑结构推出了其等效电路图,并对其进行了数学建模。在此基础上,通过Park(αβ/dq)变换建立了dq坐标系下的欧拉—拉格朗日(EL)模型,分析了系统的无源性,提出了一种无源性控制方法,并设计了无源控制器。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提高MRPC对控制参数扰动的鲁棒性,改善牵引网电能质量。

    • 电容中点式三相四线制SAPF混合无源非线性控制策略

      2017, 41(19):110-119. DOI: 10.7500/AEPS20170109008

      摘要 (2328) HTML (0) PDF 1.51 M (26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电容中点式三相四线制并联型有源滤波器(SAPF)相比于三相三线制SAPF,附加了零序电流通路,因而可在电网平衡/不平衡时补偿非线性负荷产生的各次谐波、零序及无功电流。利用SAPF的无源性对其进行非线性的无源控制(PBC)可取得较常规的线性和非线性控制器更好的补偿效果,且在电网不平衡时无需检测和处理谐波电流的正负序分量。文中提出了一种电容中点式三相四线制SAPF的混合无源控制策略。首先,根据被控对象SAPF在dq0坐标系下的Euler-Lagrange数学模型分析其无源性,并计算得到了能使被控量收敛至期望值的SAPF内环电流无源控制规律;然后,采用阻尼注入法对其进行简化,得到能使内环补偿电流完全解耦的新的无源控制规律,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接着,根据直流侧总电压和差压与补偿电流存在紧密联系,设计了基于2阶低通滤波器控制的SAPF外环电压控制器;最后,通过Simulink软件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将文中混合PBC用于SAPF控制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相比于传统的比例—积分控制,所提出的控制方法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好的补偿效果。

    • 提升并联运行并网逆变器效率的功率分配方法

      2017, 41(19):120-127. DOI: 10.7500/AEPS20160818005

      摘要 (2571) HTML (0) PDF 3.32 M (24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并联运行逆变器单元转换效率不同引起的功率损耗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现系统效率优化的功率分配方法。首先,建立了逆变器单元的功率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系统效率;其次,通过测量的电气量计算得到系统效率,借助爬山法实现在线寻优;再次,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该功率分配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在实验室搭建两个逆变器并联运行的实验平台,进行相关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优化功率分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基于多测度的闪络故障行波与干扰杂波辨识

      2017, 41(19):128-134. DOI: 10.7500/AEPS20161118003

      摘要 (2149) HTML (0) PDF 1.75 M (23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灵敏启动并经高速采录的宽频暂态数据富含干扰杂波,从海量暂态数据中自动筛选闪络故障行波是个急需解决的命题。采用小波能量熵、小波能量均值和小波能量方差3个测度对闪络故障行波和干扰杂波数据进行表征,形成行波数据的特征矩阵,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其特征矩阵进行降维处理,降维后的特征矩阵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特征矩阵的主要信息。将降维后的特征矩阵作为样本,分别采用马氏距离和混合高斯模型聚类算法进行闪络故障行波和干扰杂波的辨识,实现对闪络故障行波的计算机筛选。大量现场实测数据的测试表明,采用马氏距离和混合高斯模型聚类算法均能够实现闪络故障行波的可靠筛选,并且混合高斯模型的辨识效果更好,正确率达97%以上。

    • 基于多维度相互校验的线路电流差动保护自校正同步策略

      2017, 41(19):135-139. DOI: 10.7500/AEPS20170104001

      摘要 (2150) HTML (0) PDF 1.37 M (23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目前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普遍使用的基于内部时钟同步方法,分析了基于乒乓原理测量通道时延的内部时钟同步方法在出现通道路由不一致时,会造成差动保护不正确动作的可能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异常差流监视手段,同时结合线路两侧的电气量同步判据,能够可靠识别出线路电流差动保护同步异常的情况。在内部时钟同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电气量判据及外部时钟的自校正同步策略,该策略能够自动完成同步状态辨识,提高了差动保护抗通道收发路由不一致的能力。实验验证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多维度相互校验的电流差动保护自校正同步策略能够提高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抗通道扰动的能力。

    • 利用站域信息的智能变电站变压器后备保护方案

      2017, 41(19):140-146. DOI: 10.7500/AEPS20170406008

      摘要 (2411) HTML (0) PDF 1.32 M (23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复压过流原理的变压器后备保护方案存在灵敏度不足、整定配合复杂、故障切除延时过长等问题。提出在智能变电站中采用主后备分离模式的变压器保护配置方案。单独配置的后备保护,利用站域共享信息,以方向比较原理为基础确定故障位置,实现对变压器内部故障、中低压母线故障、死区故障和断路器失灵的后备保护功能。对于不对称故障采用负序、零序方向元件,对于三相故障采用基于正序电流幅值相位比较的方向元件。通过在PSCAD中建立典型的110 kV变电站模型,对于各种故障类型进行仿真,验证了所研究的后备保护方案的有效性。

    • 基于Apriori算法的二次设备缺陷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法

      2017, 41(19):147-151. DOI: 10.7500/AEPS20170306017

      摘要 (2510) HTML (0) PDF 3.16 M (23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提升电力系统二次设备的运维和管控水平,从二次设备的缺陷数据出发,提出了基于Apriori算法的二次设备缺陷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关联规则与Apriori算法的基本思路,然后建立了基于关联规则的二次设备缺陷模型,在模型中考虑了二次设备缺陷的几个重要属性:二次设备的生产厂家、设备类型、设备缺陷的原因、发生缺陷的设备部位以及缺陷等级。进一步,以一组自动化设备缺陷数据为例,阐述了基于Apriori算法的二次设备缺陷数据挖掘和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用于寻找二次设备的薄弱环节,并能够找到诱发薄弱环节的原因,同时还具有分析设备家族性缺陷等功能。

    • >工程应用
    • 变电站合并单元测试设备校验系统及其实现

      2017, 41(19):152-158. DOI: 10.7500/AEPS20170227005

      摘要 (2609) HTML (0) PDF 2.54 M (22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变电站合并单元测试设备技术性能中“延时特性”和“准确度”两项关键的测试功能指标缺乏有效校验手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变电站合并单元测试设备技术性能的校验方法,研制了相关校验系统,介绍了系统构成、技术指标。该校验系统基于高性能ARM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高精度AD芯片的硬件系统,设计了电压、电流快速采样前置电路以减小采样延时误差,应用了定频采样高精度幅值和相位算法以实现对采样信号的高精度测量,设置了精确灵活的延时特性测试策略。随后,应用该校验系统开展了合并单元测试设备比对性测试,基本解决了变电站合并单元测试设备核心性能无法检测的实际问题。

    • 基于无线供电技术的防误闭锁系统电脑钥匙及其锁具设计

      2017, 41(19):159-163. DOI: 10.7500/AEPS20161207005

      摘要 (2372) HTML (0) PDF 3.10 M (23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传统防误闭锁系统中电脑钥匙解锁均通过钥匙孔进行解锁,存在被技术解锁的缺点。文中提出一种非接触式解锁的电脑钥匙及其锁具,电脑钥匙通过磁耦合谐振式的无线供电技术对智能锁具进行供电,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与智能锁具进行指令交互,控制智能锁具内部的解锁机械结构动作,实现非接触式解锁。同时,描述了电脑钥匙及其智能锁具无线供电关键技术的设计方法与测试过程,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满足防误闭锁系统技术指标要求,解决了传统防误解锁方式所带来的被技术解锁风险,提高了电力生产的安全性。

    • >综述
    • 电网故障诊断的研究综述与前景展望

      2017, 41(19):164-175. DOI: 10.7500/AEPS20170126001

      摘要 (3424) HTML (0) PDF 1.35 M (49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电网故障诊断这一研究领域进行了框架性的综述,分析了其数据来源及特性、数据预处理的方式与重要性,评述了各类故障诊断方法的诊断机理、特点与不足,以及近几年针对不足的改进成果与未来的研究方向,并针对工程实际问题概述了在线诊断系统架构模式的设计。最后,探讨了调控大数据背景下电网故障诊断所面临的问题,并深入分析了在此新形势下电网故障诊断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