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刊

ISSN 1000-1026

CN 32-1180/TP

+高级检索 English
网刊加载中。。。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基于数字孪生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试验验证展望

  • 许剑冰 1,2
  • 冯霄峰 1,2
  • 徐海波 1,2
  • 李满礼 1,2
1.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 211106; 2.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 211106

最近更新:2024-03-11

DOI:10.7500/AEPS20230711002

  • 全文
  • 图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
  • 出版信息
EN
目录contents

摘要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呈现出控制对象增多、控制范围增大、耦合性增强、复杂度增高的趋势,现有工程试验验证方法无法满足未来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试验验证需求。考虑到数字孪生技术具有高保真、实时性、交互性的特点,结合数字孪生技术的内涵、模型、架构,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试验验证架构。最后,对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展望。

0 引言

安全稳定控制(以下简称“稳控”)系统作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二道防线,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

1。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特性发生了深刻变2,稳控系统也呈现出控制对象增多、控制范围增大、耦合性增强、复杂度增高的趋势。一方面,为达到精细化控制的目的,稳控系统的控制对象逐步向更低电压等级延伸,配电网中的稳控系统若以35 kV、10 kV电压等级的生产企业为最小控制节点,则能够有效降低控制代3;另一方面,为实现全区域电网范围内可控资源的协调优化调度,稳控系统的控制模式由“分散、独立”向“全局、协调”转4。稳控系统的运行控制难度不断加大,系统异常故障风险增加。稳控装置多次出现的拒动、误动或动作不正确的情况,暴露出了稳控装置在规划设计、研发制造、验收调试、运行管理等环节存在诸多问5

为提升稳控系统的可靠性,在理论分析层面,文献[

6-10]分别基于故障树分析法、马尔可夫模型法和蒙特卡洛模拟法等可靠性评估方法,采用失效率、修复率、可用度等可靠性评估指标,对单一稳控装置或简单稳控系统进行分析。当稳控系统规模较大时,基于马尔可夫模型法和蒙特卡洛模拟法的稳控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存在模型建立困难、计算速度慢等问11。建立稳控系统可靠性理论体系,提出可靠性量化评估指标,可以定量分析稳控系统的可靠性水平,梳理稳控系统的薄弱环节,为稳控系统试验验证提供理论指导。

在试验验证层面,稳控系统应严格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进行试验验

12。新投运稳控系统或者软件升级改造的在运稳控系统入网运行前需经过厂内测试和现场联合调试。对于特高压直流稳控系统,除上述调试外,还包括每年开展的现场传动试验,以验证稳控策略、稳控程序以及一、二次系统响应的正确性。

为进一步加强稳控系统可靠性的试验验证,在实验室环境下,采用“电网仿真+稳控装置实物”的数字化仿真验证的手段,开展实验室工程验证。由于实验室资源有限,难以复制与现场规模等量的1∶1稳控系统,现有基于稳控装置实物的数字化仿真验证在试验验证真实性(包括试验规模和精度)、试验场景完备性、试验验证灵活性等方面,与新型电力系统条件下大规模、强耦合的复杂稳控系统的试验验证要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为了保证稳控系统试验验证的准确性,需要建立保留稳控装置全要素和稳控系统全过程主要运行特性的稳控系统数字化模型。目前,稳控系统数字化模型多采用控制策略模型,其适用范围局限于稳控策略校核以及稳控功能验证、方案设计等离线研究场合,无法满足稳控系统可靠性试验验证的需求。

数字孪生为稳控系统试验验证和实验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采用数字孪生理念,构建具有高保真、实时性、交互性等特点的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研究基于数字孪生的稳控系统试验验证和实验研究的技术、平台和工具,突破数字化仿真验证面临的保真性、交互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困难,为稳控系统可靠性试验验证乃至在线评估提供了可期待的解决方案。

本文从稳控系统试验验证的角度,梳理了稳控系统试验验证的现状,分析了现有稳控系统数字化仿真验证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稳控系统试验验证架构,并进一步展望了相关关键技术。

1 稳控系统试验验证

1.1 稳控系统及其试验验证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稳控装置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稳控装置多为独立布置在厂站端的线路跳闸连锁切机、切负荷装置。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以集成电路或微机为基础的稳控装置,出现了小型区域化的稳控系统,如最早的中国东北辽西电网区域紧急控制系

13。彼时稳控系统规模较小,稳控装置数量不多,多采用继电保护测试仪开展厂内测试和现场联合调14

随着中国电网规模的扩大和电压等级的提高,稳控系统逐渐由分散、独立的稳控装置发展为区域、协调的稳控系统。针对大电网的稳控系统,稳控站点数量多且信息交互复杂,普通的继电保护测试仪无法满足稳控系统的试验验证需求。为此,开始研究适用于稳控系统的专用测试

15-16,以替代继电保护测试仪,开展稳控系统试验。

2017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立了系统保护实验室,建成了国内外试验规模最大的控制系统硬件在环实验验证平台,开展重要稳控系统和系统保护工程的实验验证。2019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要求在已有稳控系统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增加实验室工程验证环节,即在实验室环境下,联合电网数字化仿真模型和稳控装置实物,开展稳控系统硬件在环试

17。2020年起,特高压直流配套稳控系统还需开展现场传动试验。2022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明确要求稳控系统需严格按照“逢修改必校验”的原则,开展厂内测试、实验室工程验证、现场联合调试以及现场传动试验,以提高稳控系统本质安全水平,防止稳控系统故障引起电力系统失稳或事故。稳控系统及其试验验证发展历程如图1所示。

图1  稳控系统及其试验验证发展历程图

Fig.1  Development history diagram of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and its test verification

1.2 面向工程的稳控系统试验验证现状

面向工程应用的稳控系统需经过厂内测试、实验室工程验证、现场联合调试3个阶段的试验验证。同时,针对特高压直流稳控系统,每年还需要结合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年度检修开展现场传动试验。其中,厂内测试采用静态试验(和/或动态整组测试)方法;实验室工程验证采用数字化仿真试验方法;稳控系统投运前的现场联合调试主要采用基于控制策略表的联合测试;现场传动试验包括带电传动和不带电传动2种方式,如表1所示。

表1  稳控系统试验验证现状
Table 1  Current situation of test verification for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试验验证种类试验地点一次系统二次系统优点局限性适用场景
出厂静态试验(和/或动态整组测试) 稳控系统制造厂家 由专用测试仪生成的模拟测试信号 单一稳控装置或简单稳控系统 试验方法简单,具备较高的可控性和可重复性 仅验证稳控装置本体功能或稳控系统简单的开环功能 厂家对稳控装置硬件、软件功能进行系统性检验
实验室工程验证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保护实验室、省级电力科学研究院、第三方质量检验测试机构 电网实时仿真系统 由稳控装置实物搭建的稳控试验系统 基于电网实时仿真的稳控系统硬件在环试验 稳控试验系统因存在一定的功能等效和简化,与真实稳控系统存在差距 验证稳控策略的有效性及程序的可靠性
现场联合调试 现场 由专用测试仪生成的模拟测试信号 真实稳控系统 基于现场稳控系统开展测试,结果可信度较高 受限于测试仪输出通道,需大量的测试仪才能满足测试需求 验证现场稳控系统通道传输以及功能的正确性
现场传动试验 现场 真实电网 真实稳控系统 在真实电网和稳控系统上开展试验,结果可信度高 试验的成本和风险较高,无法开展所有场景的试验 验证稳控系统动作全部环节的可靠性

出厂静态试验(和/或动态整组测试)主要对装置软、硬件进行系统性检验,属于开环测试。稳控系统制造厂家通过稳控装置专用测试仪生成模拟量和数字量,并将其输入稳控装置,以此验证稳控装置的软、硬件功能,检验装置的质量和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避免装置“带病出厂”。

实验室工程验证采用数字化仿真试验方法,又称为稳控系统硬件在环试验,主要依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保护实验室、省级电力科学研究院和具备稳控装置检测资质的质量检验测试机构开展试验,通常用于验证稳控策略及程序的合理性和通信网络安全性,属于闭环测

18。当前,数字化仿真试验基于电网实时仿真平台和由稳控装置实物搭建的稳控系统开展试验。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全数字实时仿真平台主要有RTDS、RT-LAB及HYPERSIM等,国内主要有ADPSS和CloudPSS等。数字化仿真试验中,电网实时仿真平台将电网运行数据(线路、机组、主变压器的电压、电流信号和相关断路器的位置信号等),实时传输至由稳控装置实物搭建的稳控系统。稳控系统根据电网相关运行状态和对应的稳控策略决策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切机、切负荷、直流功率调制等),并反馈至电网实时仿真平台。

现场联合调试是在与电网安全隔离的环境下,验证现场稳控装置通信和各项功能的正确性,属于开环测试。现场稳控系统中的稳控装置呈现出地域分布广、数量众多、通信通道复杂的特征,对稳控系统现场联合调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场联合调试可分为分阶段联调和整体联调2个阶段。分阶段联调主要针对稳控总站、主站、子站、执行站等各层级内和层级间的通信功能进行验证。通过专用测试仪生成模拟量和数字量,输入现场稳控装置,并在通信通道另一端进行信息核对,以确保整体联调之前现场稳控系统各层级的通信功能正常。整体联调主要是利用专用测试仪生成模拟量和数字量,模拟不同故障场景,通过对稳控装置动作结果进行分析,以验证现场稳控系统各环节动作时间是否满足要求以及稳控策略与预期是否一致。通常,稳控装置需要采集的电气量较多,受测试仪输出通道的限制,整体联调需要大量的专用测试仪以满足试验需要。

现场传动试验基于电网和现场稳控系统开展试验,属于闭环测试。现场传动试验环境与真实稳控系统运行环境保持一致,从而尽可能真实地反映稳控系统运行场景,其试验结果可信度高。特高压直流配套稳控系统每年都会开展现场传动试验,通过人工操作或试验的方式模拟预设故障场景,以验证稳控系统动作环节中所有一、二次系统响应的正确性。但是,现场传动试验基于真实的电网和稳控系统,需结合电网检修计划安排试验时间,导致现场传动试验在试验时间方面受限;现场传动试验应以电网和稳控系统安全风险可控为前提条件,试验场景风险较大时不宜开展现场传动试验,由此导致现场传动试验在试验场景方面受限;现场传动试验的成本较高,通常只在重要区域稳控系统中开展试验,无法覆盖所有稳控系统,导致现场传动试验在试验范围方面受限。

2 稳控系统数字化仿真验证

当前,实验室工程验证普遍采用基于电网实时仿真的稳控系统硬件在环试验的模式。受试验资源限制,难以在实验室搭建与现场在运稳控系统规模完全一致的稳控试验系统。通常采用稳控系统功能等效的方法,在稳控系统整体功能保全的前提下,对参与试验的稳控装置进行适当等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稳控系统试验规模受限的问题。但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上述方法在有些场合可能不再有效。同时,采用稳控装置实物全硬件在环试验的灵活性和成本问题却依然存在。

为满足大规模、紧耦合、复杂稳控系统常态化试验验证的需求,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手段,从“电网仿真+稳控装置实物”的验证方式,进一步发展到“电网仿真+稳控装置仿真”的验证方式。其中,稳控系统仿真可以是全数字仿真,也可以是数模混合仿真。该方式灵活度高、成本较低,能够用较少硬件资源构建稳控系统数字化试验验证平台,为大规模稳控系统常态化试验验证提供了新的思路。相比现有的稳控系统数字化仿真验证方式,新的数字化仿真验证需要突破稳控系统建模、仿真和校正等现有技术上的局限性。

在稳控系统建模方面,现有模型研究多局限于稳控策略模型。文献[

19-20]基于分层次、面向对象的建模思路,结合稳控系统的典型结构和稳控策略的基本要素,提出了稳控系统的通用化建模方法。经过简化的稳控策略模型,无法模拟稳控装置的全要素功能,也无法还原真实的稳控系统全过程主要运行特性。因此,需要发展稳控系统高精度建模技术。在装置级模型层面,除策略搜索之外,需要增加稳控装置数据处理、判据、通信等关键要素的模型;在系统级模型层面,在稳控策略模型的基础上,需要增加稳控系统物理拓扑模型和体现稳控系统整组动作时间的信息链路模型,以及电网和稳控系统复杂交变故障场景下的稳控系统动作逻辑模型,实现对稳控装置全要素和稳控系统全过程主要运行特性的精确模拟。

在稳控系统仿真方面,现有研究基本上都是依靠成熟的商用化电力系统仿真平台,开展稳控系统功能仿真而非特性仿真。文献[

21]利用PSASP软件自带的用户程序接口功能,将构建的稳控系统模型引入PSASP软件开展相关仿真测试,仿真实时性不高,无法反映稳控系统的动态特性。文献[22]根据稳控措施的执行流程设计了稳控系统模型架构,并利用RTDS软件的自定义编程技术构建了稳控系统数字化模型,联合RTDS中的电网仿真模块,实现了对稳控系统控制策略的验证。虽然借助电磁暂态仿真工具RTDS实现了稳控系统仿真的实时性,但由于稳控模型是策略模型,其本质仍然属于功能性仿真,且毫秒级稳控系统仿真和纳秒级电网电磁暂态仿真共用仿真资源,影响了仿真资源的高效使用。因此,需要将电网仿真平台与稳控系统仿真平台解耦,研究面向复杂稳控系统的全过程实时仿真技术和专用平台。一方面,借助具有高性能的实时仿真平台或云计算技术,提供充足的仿真算力,以满足稳控系统数字化仿真对于实时响应的要求;另一方面,在保留稳控系统全过程主要运行特性的基础上,采用稳控系统模型等值技术,优化仿真算法,减少仿真计算量和延迟,提高仿真的实时性,保证稳控系统模型的动作时序与真实稳控系统一致,满足稳控系统试验验证的需求。

综上,开展稳控系统高精度建模和实时仿真是稳控系统数字化仿真验证的前提。由于稳控系统数字化模型是对实际稳控系统的抽象,仍然存在丢失稳控系统部分信息的可能,无法真正实现在运稳控系统的实验室镜像。为实现稳控系统数字化仿真模型与真实稳控系统的同步演化,需充分考虑稳控系统模型与电网、真实稳控系统、直流控制保护装置等外部系统的信息交互,通过在模型中增加实时数据反馈和校正环节,将真实稳控系统实时运行数据与稳控系统模型仿真数据进行对比,实时校正稳控系统模型的结构、参数和状态,从而使稳控系统数字化仿真模型逐步逼近真实稳控系统。

3 基于数字孪生的稳控系统试验验证

3.1 数字孪生概述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DT)于2003年由Michael Grieves教授提

23。文献[24]中指出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数据、历史运行数据等,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数字孪生通常具备3个要素:真实空间、虚拟空间及其之间的连

23。文献[25]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孪生五维模型,认为完整的数字孪生由物理实体、虚拟实体、连接、数据、服务五部分构成。

数字孪生在电力行业也有了初步的应用研究。文献[

26]提出了“数字电力系统”的概念,其本质就是数字孪生电力系统。目前,数字孪生技术在断路27、水轮28、变压29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

3.2 稳控系统的数字孪生体

广义上的稳控系统通常由布置在调度侧的稳控信息管理系统和厂站侧的稳控装置构成,如图2所示。厂站侧的稳控装置可分为稳控总站、稳控主站、稳控子站、稳控执行站等多种类型。稳控执行站又可以根据功能分为切机执行站、直流执行站、切负荷执行站以及新能源执行站等。各层级稳控装置通过调度数据网与稳控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通信。狭义的稳控系统仅表示厂站侧的稳控装置。

图2  稳控系统的典型架构

Fig.2  Typical architecture of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考虑到稳控信息管理系统在稳控系统中数据中台的作用,面向试验验证的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特指数字空间中与厂站侧的稳控系统物理实体对应的数字模型。为构建用于稳控系统试验验证的高精度数字模型,需要实现对稳控装置全要素和稳控系统全过程主要运行特性的精确模拟。

在稳控装置级模型层面,需要从稳控装置全要素功能实现的角度出发,分别对稳控装置的数据采样、故障判据、方式判别、策略搜索、信息通信等功能进行建模,构建稳控装置通用化模型,实现装置级全要素的精确模拟。

在稳控系统级模型层面,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手段,对照待开展试验验证的真实稳控系统,充分考虑稳控系统的物理拓扑模型、动作逻辑模型和信息链路模型,对稳控装置级模型进行组态式建模,构建模拟稳控系统全过程主要运行特性的系统级模型。稳控系统的物理拓扑模型是对照真实稳控系统中多层、多站的系统架构,以及稳控装置之间通信通道和真实稳控系统与外部系统(如直流控保系统、稳控管理系统等)的信息交互,包括各站点装置级模型、以稳控装置为物理拓扑节点的通信连接,以及装置级模型与外部系统交互的接口;稳控系统的动作逻辑模型是指基于真实稳控系统控制策略,针对电网和稳控系统复杂交变故障场景做出相应控制决策;稳控系统的信息链路模型是综合考虑真实稳控系统的网络结构动态变化以及当前故障场景,从故障发生直到稳控措施出口全环节中的信息流路径。

由于稳控信息管理系统汇集了稳控系统所有的运行数据,可以利用它作为稳控系统物理实体和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之间的连接。通过接收现场稳控装置上送的运行数据和实测数据,监视装置和站间通道的运行状态,实时获取被监控系统中线路、机组、主变压器等元件的运行数据、投停状态、断面潮流水平以及开关位置等信息,并传输至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实时校正数字模型的结构、参数和状态,实现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与稳控系统物理实体的同步演化。

3.3 基于数字孪生的稳控系统试验验证架构

基于数字孪生的稳控系统试验验证架构如图3所示。在物理空间层面,电网和在运稳控系统构成了真实世界;在数字空间层面,电网数字孪生体与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构成了虚拟世界,电网数字孪生体向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实时传送电网运行数据,包括电网故障和扰动信息,而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则向电网数字孪生体反馈稳控措施,进而影响电网数字孪生体的运行状态。考虑到出厂静态试验(和/或动态整组测试)针对的是单一稳控装置或搭建的简单稳控系统,仍可以采用常规的试验方式进行,但可以针对稳控装置的全要素模型进行验证,完善稳控装置级模型。系统级的试验验证结合在实验室环境下搭建的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开展。

图3  基于数字孪生的稳控系统试验验证架构

Fig.3  Architecture of test verification based on digital twin for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在实验室工程验证阶段,针对具体的稳控系统工程,以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替换全部或部分待测的稳控装置实物,联合电网数字孪生体开展仿真试验;在试验验证过程中,侧重迭代优化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中的稳控系统动作逻辑模型,并最终实现用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替换全部待测的稳控装置实物的目标。

实验室工程验证主要针对预设场景进行,即在电网数字孪生体中,通过设定电网运行方式和故障的组合,开展预设全场景的批量化试验。试验过程中,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实时获取电网数字孪生体相关运行数据,包括线路、机组、主变压器等元件的电压、电流信号和相应开关的位置信号,通过标准化的投停判据、启动判据、跳闸判据、直流判据等确定元件的投停,结合压板和定值信息进一步确定故障类型、运行方式、潮流水平,检索稳控策略表,确定控制措施及控制量,如切机、切负荷、直流功率调制等,并将控制命令传输至电网数字孪生体,实现闭环试验验证。通过实验室工程验证,可以在实验室初步建立一套与稳控系统工程动作逻辑一致的全数字的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

在现场联合调试阶段,主要是进行稳控系统的通信通道以及功能的正确性检验。因此,在稳控信息管理系统现场调试的基础上,通过调度侧稳控信息管理系统实时获取现场稳控系统相关运行数据,包括现场稳控装置的运行状态、通信状态、装置定值、策略表定值、压板信息、控制量等,实时修正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的运行状态,建立现场稳控系统和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的正确连接,使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能跟随现场稳控系统同步演化。同时,在现场稳控系统通道试验和控制策略试验验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中的物理拓扑模型和动作逻辑模型。

在现场传动试验阶段,可以基于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预设现场传动的电网运行场景,对现场传动试验的各种可行方案进行推演,优化现场传动试验方案;现场传动试验过程中,通过进一步完善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中的信息链路模型,实现数字孪生体对物理对象更精确的模拟。

上述试验验证流程如图4所示。通过在实验室建立一套与稳控系统一一对应的高保真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可以开展在运稳控系统的实时跟踪、在线评估以及故障反演和诊断。

图4  基于数字孪生的稳控系统试验验证流程图

Fig.4  Flow chart of test verification based on digital twin for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3.4 稳控系统数字孪生技术

稳控系统数字孪生技术指所有涉及构造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以及基于此基础进行仿真、分析、预测和控制的各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在精细化建模方面,需要研究整合不同来源、不同表达方式的稳控系统模型信息的方法,构建知识驱动和数据驱动相结合的高精度稳控系统数字化模型。

2)在实时仿真方面,需要研究全过程实时仿真的仿真资源分配和优化调度技术,提高仿真算力,实现稳控系统的实时仿真。

3)在信息交互方面,需要研究模型与外部系统的信息交互方式,实时修正模型的运行状态,实现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与真实稳控系统的同步演化。

4)在可视化方面,需要研究相关可视化工具和方法,构建稳控系统及试验演变过程的三维可视化平台,实时显示真实稳控系统和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的参数、状态和试验结果。

5)在信息安全方面,需要充分考虑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各环节的通信可靠性,建立完整的攻防演练试验环境,提升通信网络安全。

6)在可靠性评估方面,需要建立稳控系统可靠性评估体系,研究可量化的可靠性评估指标,指导稳控系统可靠性评估和试验方案制定。

4 关键技术与研究展望

4.1 稳控系统精细化建模和实时仿真

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不仅保留了稳控策略模型,而且增加了稳控装置判据、装置模型之间的信息交互,以及模型与真实稳控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稳控系统的动作特性,提高模型的精度。但在精细化建模和实时仿真方面的相关研究仍存在不足,需要在以下方面做进一步研究。

1)深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与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的结合。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数据驱动的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对真实稳控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学习,自动更新和迭代优化模型,从而提升模型的精确性。

2)实现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与其他领域数字孪生体的联合。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可以与其他领域的数字孪生系统相结合,实现稳控系统的综合优化和协同控制。例如,通过与电力系统的数字孪生体进行联合仿真,开展电网和稳控系统相继故障下稳控系统的实时模拟、可靠性评估和模型优化。

4.2 试验验证场景设计

人工设计试验验证场景的工作量较大,易产生错漏,而人工智能可以按照需求自动生成试验验证场景,特别是一些复杂场景,并进行批量试验,从而达到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试验验证场景设计效率的目的,实现试验验证的智能化。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稳控系统试验验证场景设计需要在以下方面做进一步研究。

1)数据处理。采集真实稳控系统和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的实时运行数据和历史运行数据,基于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总结归纳数据的特征。基于场景设计需求划分数据至不同数据集,例如,稳控系统检修、电网故障、装置异常等场景,实现数据的分类存储。

2)场景生成。构建稳控系统试验验证场景生成模型,通过输入试验验证场景设计目标和相关约束,关联对应的稳控系统运行数据集。基于已有的运行数据库,结合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方法,生成新的试验验证场景数据。

3)评估优化。通过与真实试验验证场景数据进行比较,评估生成场景数据的质量和合理性,判断生成的试验验证场景是否符合预期要求。基于评估结果,对场景生成模型进行优化,提高生成结果的质量和准确性。

4.3 稳控系统可靠性评估

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能够与真实稳控系统同步演化,反映真实稳控系统的实时状态,实时评估稳控系统可靠性。通过对稳控系统可靠性的因果进行分析,综合考虑稳控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因素,例如,系统配置、信号采集、定值整定、装置判据、控制策略、通信通道

30。基于影响因素设计故障仿真场景,并通过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进行仿真,以评估不同场景下稳控系统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真实稳控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基于稳控系统可靠性影响因素对故障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以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并进行加权处理,从而评估稳控系统的可靠性。

结合因果分析和数据驱动的稳控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可以对稳控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全面评估,有助于发现稳控系统的潜在问题和薄弱环节,确定稳控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为稳控系统设计、运行或升级方案提供参考。

4.4 稳控系统沙盘推演

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不仅能够实现与现场稳控系统的同步演化,还可以人为预设仿真场景进行稳控系统沙盘推演。通过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在网络安全、方案优选和故障反演等方面的应用,推动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的发展。

在网络安全方面,稳控系统中采集、决策、执行等不同环节也面临着网络攻击(拒绝服务、数据篡改等)风

31。文献[32]提出一种计及网络攻击影响的稳控系统风险评估方法,能够量化评估稳控系统遭受网络攻击的影响。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的攻击行为、安全漏洞等,分析和预测网络攻击的可能性和影响,进一步发现和修补潜在的网络安全漏洞,从而提高稳控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在方案优选方面,针对不同备选方案,设定优化目标和量化评估指标,设计方案试验场景,在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中开展沙盘推演,选择评估指标最优的方案作为优选方案。

在故障反演方面,通过对故障进行反演,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有助于研究故障机理,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

33。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可以有效模拟真实稳控系统运行状态,开展稳控系统的故障反演。基于真实稳控系统和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的故障数据建立数据库,将数据按照故障类型分类,并提取、归纳每种故障类型下数据的特征。当真实稳控系统发生故障时,将故障结果数据的特征与数据库中故障数据特征进行匹配,得出可能的故障原因。根据故障原因生成相应的试验场景,并在稳控系统数字孪生体中进行仿真验证。基于仿真结果数据和故障结果数据的匹配度,得出该故障原因下发生此故障的概率指标。

4.5 异地远程试验验证

现有稳控系统试验验证通常包括电网相关数据和稳控系统模型。稳控系统试验验证可以考虑结合数字孪生的技术特点,将电网数字化仿真模型与现场稳控系统相结合,开展稳控系统远程闭环仿真试验。

远程闭环仿真试验可实现实验室环境下电网仿真模型和远方在运稳控系统的信息交互,并构成稳控系统远程闭环试验验证平台,开展相关仿真试验。其中,电网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BPA、PSASP、RTDS、ADPSS等软件的仿真结果。文献[

34]针对实验室无法完成大规模稳控系统仿真的问题,设计了一套数据转换装置,实现了实验室内RTDS仿真平台与远方在运稳控系统的信息交互。文献[35]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稳控系统远程闭环仿真方法,研究了远程闭环仿真中信息交互、远程通信和信号转换等关键技术,并研发了稳控系统的远程闭环仿真试验平台。文献[36-37]以BPA和PSASP等常用仿真软件的仿真结果为电网数据源,联合现场在运稳控系统开展相应的仿真试验。

稳控系统远程闭环仿真平台中的实验室电网仿真模型与远方在运稳控系统之间的距离较远,对通信的质量和速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研究高速、低延迟、高可靠性的远程通信技术,以提升远程闭环仿真试验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5 结语

本文梳理了稳控系统试验验证现状,分析了现有稳控系统数字化仿真验证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稳控系统试验验证架构,并进一步展望了相关的关键技术,旨在为稳控系统可靠性提升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需要强调的是,虽然目前数字孪生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研究大多在理念层面,但是研究稳控系统高精度数字化模型和实时仿真技术,无论对当下的稳控系统数字化仿真验证,还是未来基于数字孪生的稳控系统试验验证技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需重点关注稳控系统精细化建模和实时仿真、试验验证场景设计、可靠性评估、沙盘推演、异地远程试验验证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GB/T 26399—201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百度学术] 

Technical guide for electric power system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ntrolGB/T 26399—2011[S]. BeijingStandards Press of China2011. [百度学术] 

2

舒印彪陈国平贺静波.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框架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1236):61-69. [百度学术] 

SHU YinbiaoCHEN GuopingHE Jingboet al. Building a new electric power system based on new energy sources[J]. Strategic Study of CAE2021236): 61-69. [百度学术] 

3

胡国颜云松吴海.基于主配协同的配电网紧急负荷控制策略及终端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2462):180-187. [百度学术] 

HU GuoYAN YunsongWU Haiet al. Emergency load control strategy and terminal implementation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based on collaboration of main grid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J].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22462): 180-187. [百度学术] 

4

方勇杰.跨区互联电网紧急控制技术未来发展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3515):1-5. [百度学术] 

FANG Yongjie. Analysis on trends in emergency control technology of cross-regional interconnected power systems[J].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13515): 1-5. [百度学术] 

5

赵丽莉李雪明倪明.继电保护与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隐性故障研究综述及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3822):128-135. [百度学术] 

ZHAO LiliLI XuemingNI Minget al. Review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 on hidden failures of protection system and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J].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43822): 128-135. [百度学术] 

6

张如义周玲董贯雷.单个厂站稳定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19):61-64. [百度学术] 

ZHANG RuyiZHOU LingDONG Guanleiet al.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in single plant station[J].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103819): 61-64. [百度学术] 

7

赵丽莉王梦璕倪明.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硬件系统可靠性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4413):67-73. [百度学术] 

ZHAO LiliWANG MengxunNI Minget al. Analysis of hardware system’s reliability of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ntrol device[J].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164413): 67-73. [百度学术] 

8

李辰龙徐妍徐海波.基于蒙特卡洛的安稳装置可靠性分析[J].电气自动化2018405):83-85. [百度学术] 

LI ChenlongXU YanXU Haiboet al. Reliability analysis on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ntrol device based on the Monte Carlo method[J]. Electrical Automation2018405): 83-85. [百度学术] 

9

郄朝辉李威崔晓丹.基于分层马尔可夫的可修复稳定控制系统可靠性分析[J].中国电力2020533):101-109. [百度学术] 

QIE ZhaohuiLI WeiCUI Xiaodanet al.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repairable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hierarchical Markov[J]. Electric Power2020533): 101-109. [百度学术] 

10

朱介北邱威孙宁.基于序贯蒙特卡洛法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架构可靠性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14515):21-27. [百度学术] 

ZHU JiebeiQIU WeiSUN Ninget al.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architecture based on sequential Monte Carlo method[J].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214515): 21-27. [百度学术] 

11

彭云豪董希建周海强.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可靠性评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04813):123-131. [百度学术] 

PENG YunhaoDONG XijianZHOU Haiqianget al.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power grid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J].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204813): 123-131. [百度学术] 

12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检验规范GB/T 22384—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百度学术] 

Testing specification of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for power systemGB/T 22384—2008[S]. BeijingStandards Press of China2009. [百度学术] 

13

范文涛薛禹胜.电力系统紧急控制[J].继电器1998263):1-5. [百度学术] 

FAN WentaoXUE Yusheng. Power system emergency control[J]. Relay1998263): 1-5. [百度学术] 

14

吴勇周良松张力晨.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测试技术的研究[J].继电器20053310):49-52. [百度学术] 

WU YongZHOU LiangsongZHANG Lichenet al. Research on test technology of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ntrol equipment[J]. Relay20053310): 49-52. [百度学术] 

15

邵俊松李雪明方勇杰.安全稳定控制装置通用测试仪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17):90-93. [百度学术] 

SHAO JunsongLI XuemingFANG Yongjie. Universal tester of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ntrol devices[J].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73117): 90-93. [百度学术] 

16

许士光封科唐冠军.智能变电站数字化稳控装置测试系统研究与开发[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7156):23-29. [百度学术] 

XU ShiguangFENG KeTANG Guanjunet al.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n testing system of digital stability control device for smart substation[J]. Electric Powe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2017156): 23-29. [百度学术] 

17

郭琦韩伟强曾勇刚.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实时仿真试验研究平台:(一)架构与特征[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20):1-5. [百度学术] 

GUO QiHAN WeiqiangZENG Yongganget al.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ntrol technology test and research platform based on real-time simulation: Part one framework and characteristics[J].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23620): 1-5. [百度学术] 

18

崔晓丹吴家龙许剑冰.电力系统硬件在环仿真应用的现状及展望[J].电力工程技术2021402):68-74. [百度学术] 

CUI XiaodanWU JialongXU Jianbinget al.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in power system[J].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2021402): 68-74. [百度学术] 

19

吴国旸宋新立汤涌.电力系统动态仿真中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建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3):71-75. [百度学术] 

WU GuoyangSONG XinliTANG Yonget al. Modeling of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for power system dynamic simulation[J].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2363): 71-75. [百度学术] 

20

邵伟周晓宁王胜明.一种面向对象的稳控策略建模方法[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4309):19-25. [百度学术] 

SHAO WeiZHOU XiaoningWANG Shengminget al. An object-oriented stability control strategy modeling method[J]. Power System and Clean Energy2014309): 19-25. [百度学术] 

21

周博文杨军宋新立.电网动态仿真中的稳控装置接口仿真平台[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3310):157-161. [百度学术] 

ZHOU BowenYANG JunSONG Xinliet al. Interface simulation platform of stability control device in dynamic simulation of power system[J]. Electric Power Automation Equipment20133310): 157-161. [百度学术] 

22

杨福.基于RTDS的稳控闭环仿真系统构建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7. [百度学术] 

YANG Fu.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losed-loop stability control simulation system based on RTDS[D]. Wuha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7. [百度学术] 

23

GRIEVES MVICKERS J. Digital twin: mitigating unpredictable, undesirable emergent behavior in complex systems[M]// KAHLEN J, FLUMERFELT S, ALVES A. Tran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Complex Systems. Cham, SwitzerlandSpringer201785-113. [百度学术] 

24

GRIEVES M W. Virtually intelligent product systems: digital and physical twins[M]// FLUMERFELT S, SCHWARTZ K G, MAVRIS D, et al. Complex systems engineering: theory and practice. Reston, USA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2019175-200. [百度学术] 

25

陶飞刘蔚然张萌.数字孪生五维模型及十大领域应用[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9251):1-18. [百度学术] 

TAO FeiLIU WeiranZHANG Menget al. Five-dimension digital twin model and its ten applications[J].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2019251): 1-18. [百度学术] 

26

卢强.数字电力系统(DPS)[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249):1-4. [百度学术] 

LU Qiang. Digital power systems[J].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0249): 1-4. [百度学术] 

27

李莎莎舒亮吴桂初.基于逻辑Petri网模型的断路器数字孪生车间系统[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22282):455-465. [百度学术] 

LI ShashaSHU LiangWU Guichuet al. Digital twin workshop system of circuit breaker based on logic Petri net[J].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2022282): 455-465. [百度学术] 

28

陈志鼎梅李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水轮机虚实交互系统设计[J].水电能源科学2020389):167-170. [百度学术] 

CHEN ZhidingMEI Liping. Design of virtual real interaction system of hydraulic turbine based on digital twin technology[J]. Water Resources and Power2020389): 167-170. [百度学术] 

29

荆澜涛董雪情杨超.面向数字孪生应用的变压器温度场有限元降阶建模方法研究[J].高电压技术2023496):2408-2419. [百度学术] 

JING LantaoDONG XueqingYANG Chaoet al. Research on finite element reduced order modeling method of transformer temperature field for digital twin application[J].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2023496): 2408-2419. [百度学术] 

30

蒋航熊俊陈愚.基于Markov状态空间法的稳控系统隐性故障建模方法[J].电工电能新技术2023422):39-47. [百度学术] 

JIANG HangXIONG JunCHEN Yuet al. Modeling method for hidden faults of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Markov state space method[J]. Advanced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nergy2023422): 39-47. [百度学术] 

31

李满礼倪明颜云松.面向恶意攻击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信息物理协调防御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14518):113-121. [百度学术] 

LI ManliNI MingYAN Yunsonget al. Cyber-physical coordinated defense method against malicious attacks for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J].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214518): 113-121. [百度学术] 

32

钱胜王琦颜云松.计及网络攻击影响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风险评估方法[J].电力工程技术2022413):14-21. [百度学术] 

QIAN ShengWANG QiYAN Yunsonget al. Risk assessment method of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considering the impact of cyber attacks[J].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2022413): 14-21. [百度学术] 

33

卫鹏刘建坤周前.锦苏直流闭锁后重启动过程的故障反演[J].高压电器20165211):51-56. [百度学术] 

WEI PengLIU JiankunZHOU Qianet al. Analysis on a blocking event and restart of JIN-SU UHVDC transmission project[J]. High Voltage Apparatus20165211): 51-56. [百度学术] 

34

郭琦夏尚学朱益华.大电网大规模稳控系统广域测试接口装置的设计与应用[J].电力工程技术2019383):74-79. [百度学术] 

GUO QiXIA ShangxueZHU Yihuaet al.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interface device for wide area remote testing of large scale power system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J].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2019383): 74-79. [百度学术] 

35

郭琦朱益华常东旭.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远程试验方法及工程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0441):152-159. [百度学术] 

GUO QiZHU YihuaCHANG Dongxuet al. Remote test method for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of power grid and its engineering application[J].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20441): 152-159. [百度学术] 

36

南东亮王维庆任祖怡.基于多故障场景的大规模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可信测试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04421):165-171. [百度学术] 

NAN DongliangWANG WeiqingREN Zuyiet al. Reliability test method of large-scal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multi-fault scenario[J].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204421): 165-171. [百度学术] 

37

陈军南东亮张路.基于场景模拟的新疆电网稳控系统同步测试技术研究[J].电工电气202210):44-49. [百度学术] 

CHEN JunNAN DongliangZHANG Luet al. Research on synchronous test technology of Xinjiang power grid stability an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cenario simulation[J]. Electrotechnics Electric202210): 44-49. [百度学术]